最近,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定位——「心理干预工作者」。
干预的英文是 intervention,是施加积极影响之意。各色 DNA 检测,就是一个「干预型产品」:一个科学全面的自我说明书,帮助人了解和运用自身的优势。
但我们觉得这还不够。很多人测基因,自我探索,是为了寻找人生困境的解决之道。一份「自我说明书」并不能直接做到这一点。
这个 21 天心理学行动计划新产品,是给遇到了一些「生活难题」,想从科学心理学中获得帮助的人设计的。
我一直还记得硕士期间,初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时,在模拟心理咨询环节督导老师跟我说的第一句话:
那一刻,我一下子理解了为什么心理学产品这么「小众」。因为无论心理困扰在人群中有多普遍,心理干预专家也无法代替人跨出最重要的一步:承认现状,寻找帮助。
这也是心理干预的首要原则:助人自助——不是去指导人应该怎么做,而是教人获得自我帮助能力。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主动权,永远在你自己手里。
我知道,阻止你迈出第一步的,并非全是行动力不足,还有对心理学本身的不信任感。
托尔斯泰有句名言: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而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。人生艰难也同样如此。
面对每个人独特的、高度个人化的心理困扰,心理干预工作者真的能用一套「通用计划」解决吗?
这些「套路」靠谱吗?
心理干预的确是有「套路」的。
全球心理干预体系流派很多,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
第一种,叫做「关系动力取向」。
你听过的很多心理学大师,例如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,存在主义大师欧文·亚隆,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,都是属于此类。
他们承认每个人心理问题的独特性,有时候甚至是反对给问题贴标签或者作诊断的。
他们认为,心理困扰的本质,是人际关系创伤。
因此,他们更强调咨询过程作为一种「治疗型人际关系」的属性,认为心理干预是一个人真诚陪伴另一个人走过一段生命旅途,以关系的共情和温暖,去疗愈过往人际关系中的创伤。
这是一种高度依赖咨询师个人能力,更强调来访者个性化感受的心理干预方案。因此,这一取向也不强调流程的标准化和效果的客观数据评估。
这种模式的心理干预,注定是小众奢侈品。
首先,一个合格的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,需要经历上千小时的的个人受训和个人体验,实践经验积累和持续的资深咨询师督导。
同时,也是因为建立关系高度依赖咨询师个人能力和个性特点,对来访者来说,找到一个与自己合拍的旅途伙伴,也需要反复尝试。
最后,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咨询师,这类咨询通常是每周一次 500 -1000 元,全程一年以上甚至持续数年的探索历程,全程花费数万元。
在中国,绝大多数执业心理咨询师属于这一取向。因为更强调实践经验,因此,大部分没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经历。
第二种方向,是「问题解决取向」。
各色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的积极心理学,认知行为治疗 CBT、正念减压治疗 MBSR、乃至正念为基础的接纳承诺疗法 ACT 流派,都属于这一取向。
这一取向下也有很多心理学大师,例如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· 塞利格曼,CBT 创始人阿伦 · 贝克,正念疗法创始人乔 · 卡巴金和 ACT 创始人斯蒂芬·海斯等。
这一取向的心理干预专家,通常有两个身份,既是高校研究院所的科学研究工作者,也是心理干预实践者。
相比起关系动力学更强调的「过程体验」,「问题解决取向」更强调「科学证据」,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 EBP (evidence-based practice)
他们的工作流程,是先对求助者的个人问题进行「概念化」,然后设计流程相对标准,效果可检验的方案进行干预。这种干预体系,对带领者的经验要求更少,而对方案本身的科学体系化程度,要求更高。
由于遵循共同的科学共识,因此,这些流派也在实践中逐渐走向融合,干预方案颇多共通之处。有一些反复检验有效的具体技术,例如幸福日记,情绪三栏表,正念呼吸练习等, 被几乎所有的科学心理干预体系所共用。
问题解决取向的干预方法,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主流科学心理学界更受认可。在国外,有很多基于 EBP 原则的科学心理干预项目与自助工具。其中以正念流行程度最高。
在国内,高校和心理研究所里的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,所教授与研究的心理干预方案,也属于这一取向。
我在首都师大读研期间,接受过 CBT 和正念的实践培训,设计过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干预方案。
但国内「学院派心理干预工作者」在大众心理学市场上声音太少,至今未有此类取向的系统干预工具问世。
我相信,只有循证体系下的心理干预,才有可能让心理学这一「小众奢侈品」,从各大高校研究院所的心理学院,走向更多普通人:
更标准化的设置;
更低的参与价格门槛;
更大规模的同时参与人数。
这些都是更多人体验到科学心理学的积极疗愈力量的前提。
我也很想保留「关系动力取向」中的「真人温度」的部分。
我本人就是存在主义代表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粉丝,我喜欢他说的「旅途伙伴」这个词。在一个共同行动团体中,我们依然有机会建立一种旅途伙伴关系。在这种关系里,共情和发自内心的关心,是治愈的起点。
以 EBP 标准化干预体系设计为主体,同时主创全程投入陪伴,真人回答各种个性化困惑,这就是各色DNA 很「各色」的心理干预体系 👇
研究压力的心理学家发现,各种各样的人生困境,即令人痛苦的压力事件,大体可以分成两种:失败与丧失。
失败:
考试失利,工作不顺,人际交往中被拒绝,目标未完成,期望落空……
丧失:
亲人离世,与伴侣分手/分居/离婚,与朋友或家人切断关系……
而由压力引发的最常见的两种心理困扰,是抑郁与焦虑。
如果用一句话来区分焦虑与抑郁,那么焦虑是对「未来会有坏事或危险发生」的过度担心,而抑郁是对「过去已经发生的失败与悲剧」的沮丧。
事实上,WHO 只定义了两种常见心理问题,就是抑郁和焦虑。
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轻度的焦虑抑郁体验,20%-30% 的成年人经历过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,其中约 5%-10% 会发展为临床心理障碍。
而且,焦虑与抑郁的共病率超过 60%。
(在各色DNA的数据调研中,焦虑抑郁同时出现的情况超过 70%)
由于两种心理困扰太经常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,也有研究者提出,也许焦虑并不是一种独立的问题,而是抑郁的「前驱症状」(prodrome)。
面对压力的时候,人会首先产生危险来临的焦虑,这种焦虑会驱动人比平时更加紧努力,不断尝试去对抗压力,身体也在对抗中极度疲惫,逐渐耗竭。
随着时间推移,如果压力依然无法缓解,身体就会从焦虑的高唤起状态,逐渐变为失去行动力的抑郁状态。先是体现为工作上的拖延,进而逐渐扩大到自己之前感兴趣的活动,「对生活全面弃疗」。
焦虑和抑郁不仅是情绪体验,更是一种「压力反应症候群」:
心理干预技术,或者说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发展史,就是一部与焦虑抑郁,特别是抑郁对抗的历史。
尽管 60%-90% 的首次抑郁发作伴随一个急性的重大压力事件,但压力导致抑郁是一个过于简单粗暴的结论。压力乃人生常态,并不是所有压力都会导致严重抑郁。
50% 的抑郁患者会在一次发作后复发,二次以上发作后,复发率进一步提升至 80%以上。抑郁反复发作的诱因通常就不再是压力,而是日常中微小的情绪波动。
上世纪 60 年代,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了一个著名的「习得性无助」实验:先把一组狗放在无法逃脱的箱子里,反复电击。然后,再将他们换到一个可以通过跨过矮闸逃避电击的笼子里。
8 只狗中有 6 只放弃了挣扎,尽管跨过矮闸对狗来说轻而易举。
而对这种「抑郁」的治疗方式也非常简单:只要反复把狗「拖」过去几次,狗就会很快学会自行越过矮闸。
这个实验首次证明:导致抑郁的反应的,并非失败本身,而是过往失败经验所塑造的,对未来依然会失败的「心理预期」。
塞利格曼说,抑郁可以学会的话,那乐观也同样可以。他们都是存在于头脑中的「信念」。
这开创了一个新时代——它让心理学家把关注点,从听任环境刺激摆布(行为主义)和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(精神分析),转移到了「头脑中的认知过程」本身。
一个人「想法」是有力量的,可以直接影响行为。反过来,行为反应的结果,也会增强或者削弱「想法」的力量。
同样也是上世纪 60 年代,耶鲁大学的阿伦·贝克教授,开始在抑郁的临床心理治疗中采取一种全新的技术:「揪出」引发抑郁的想法,并引导来访者审视这个想法的可靠性。
这并不容易,发现想法的过程,通常要借助谈话或者书写的形式才能进行。因为想法通常产生的很快,以文字、画面或者声音的形式出现,逃过大脑意识监控对想法合理性的审视。
在缺乏审视的情况下,这些想法会欺骗大脑,让我们相信头脑中的「想法」就是客观存在的「事实」,并唤起身体真实的应激反应,从而体验到抑郁焦虑情绪。
压力并不会直接导致抑郁。压力之下,人的「自动化想法」,才是后面一系列情绪和身体反应的源头。
贝克发现,这些讲出来和写出来的,伴随抑郁情绪的想法,可以归类为三种:
无能感:「我没有能力。」
不被爱:「没有人喜欢我。」
无价值感:「我不配。」
进一步讨论发现,这些想法并不是一个人对当下发生问题的客观反馈,而是源自过去的失败或者丧失经验。贝克把这三种类型的想法,叫做导致抑郁的「核心信念」。
就像那条曾经被电击无法逃脱的狗,即使换了全新的场景和环境,自己的惯性反应以及反应背后的想法,依然属于过去。
贝克开创的,这种以「辨别想法」和「松动想法」为主要技术的心理治疗方法,引领心理咨询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时代,正式跨入认知治疗时代。
贝克最广为认知的想法记录工具,被称为「三栏表」。坚持这种格式化记录,可以使人产生对情绪更清晰的觉察:主观想法不等于客观事实,而想法才是情绪的助燃剂。
看起来很简单,但只要你坚持这种记录,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。
这也是到目前为止,最受科学主流认可的心理治疗方式:发表支持性论文数量最多,治疗抑郁疗效最确切。美国心理协会将它纳入心理障碍的推荐疗法,并且对它的疗效给出「强效」的评级。
有多强效呢?
单独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,效果与药物相当。且痊愈后的复发率,是药物的不到一半(药物复发率 50%-80%,认知治疗复发率 20%-36% )。
这也是人类在对抗抑郁的历史上,最了不起的成就:通过有意识的觉察,人不仅不再是环境的奴隶,甚至也可以不再是自己头脑的奴隶。
但认知治疗心理学家们并不满足于「有效治疗」,他们还想走的更远。
九十年代初,英国牛津大学的提斯代尔,威廉姆斯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西格尔,三位认知疗法心理学研究者聚到了一起。他们共同的研究项目,是寻找一个更广谱的「抑郁预防复发计划」。
他们来到了麻省大学医学院,拜访由乔·卡巴金教授创立的正念减压中心。
当时,卡巴金创造的这套源自东方佛教的「正念减压疗法」,在超过一万人中证明,可以有效帮助慢性病患者减轻焦虑和身体疼痛症状,提升生活质量。他们想知道,这套新颖而神秘的干预方案,能否同样适用于抑郁情绪困扰。
因为初步了解正念后,他们立即相信,正念所倡导的,对自己头脑中想法「只观察,不评价」的处理方式,与认知疗法有很多共通之处。他们将这个共通之处总结为:去自动化。
「自动化模式」,是一种被生活惯性所驱使的麻木状态,一种没有清楚觉察自己当下的想法和感受的状态,一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目的,也没有与当下的真实生活产生充分连接的状态。
通过停下来,重新审视当下的身体感受、想法、情绪,一个人才有机会打破自动反应的惯性,发现新的可能性。
深入了解正念技术后,他们更加惊喜地发现,正念练习把认知疗法中一些抽象看待情绪的理念,更好地转化成了日常具体实践:专注当下的呼吸变化、身体感受,不回应头脑中的想法,尝试以开放的态度,接纳疼痛。
甚至,在解决认知疗法最难应付的「穷思竭虑型思维」上(跟想法辩论,只会让这些人越陷越深),正念找到了独特有效的应对方式——把想法只当做头脑的产物,跟想法保持距离。
在这之后,他们将正念练习与认知疗法相结合,研发出正念认知疗法(MBCT)。相比传统的认知疗法,这是一种更「广谱」的心理干预方案:把适用人群从心理障碍发作期,扩展到了更广泛的人群,既可以用于防止抑郁康复者复发,也可以用作一般心理困扰的抑郁状态预防。
MBCT 融合了正念减压疗法中的呼吸冥想、身体扫描、正念行走、与想法共处等技术,同时结合了认知疗法里最经典的干预技巧——日常情绪书写记录。例如:每天记录当天改变自己情绪的事件,并区分其中的事件、想法和情绪。
这种记录不同于普通的日记,而是依据标准的结构化问题模板,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过程,变成自己可以清楚看到的文字。
在书写过程中,还可以通过回应提问,发现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新思路。
经典的 MBCT 不愉快事件记录表:继续用教妈妈用手机的例子,体验它对思路转变的作用👇
这既是一个与内心对话的过程,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。
随后,他们的发现,这套全新的治疗方案,能够把反复发作三次以上的重度抑郁患者复发率,从 66% 降低至 37% 左右。
这意味着,通过正念书写获得的,不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疏解,而是对一个人认知思维方式的稳定改变。
如果用一个心理学术语来概括这种变化的话,我觉得最恰当的是「心理灵活性」。
心理灵活性包括以下六个方面,这些特质,就是带领我们在生活中穿越困境,免于焦虑抑郁的「底层能力」。
当我深入了解正念认知疗法 MBCT 的诞生过程时,有两件事非常打动我:
一是三位研究者的开放性与好奇心。
他们作为最主流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者,没有对正念这种源于宗教的心理学干预技术抱有偏见,而是敏锐地发现了两者共性,进行了巧妙的融合,从而同时拓展了两种技术的应用边界。
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,他们真正站在了求助者的角度去设计干预方案。
事实上,认知疗法在预防抑郁复发上,已经疗效卓著。但他们认为,结合了正念的干预方式,适用人群范围更广,执行过程更方便经济,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维持身心健康的更理想选择。
跳出流派的束缚,借鉴不同干预体系中最有效的部分,寻找其中核心起效的共性成分。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,我们设计了这个全新的 21 天正念书写行动营。
你会在这个行动营,遇到上面我提到的所有心理干预流派。
他们共同的目标,都是减少压力导致的焦虑抑郁症状。而他们的共性,就是不直接去处理情绪本身,而是改变人看待情绪的认知方式,摆脱自动化惯性反应,重获行动自由。
用 MBCT 创始人威廉姆斯的话来说: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,他们只是传递信息的使者。
这个行动计划,会从停止惯性反应,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开始。
在这个过程中,正念中的呼吸练习和身体扫描练习,以及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清单记录,会帮你找到活在当下,扩大觉察范围的感觉。
接下来,你会使用 CBT 和 MBCT 中的书写记录方式,去接近压力和情绪,找到情绪背后的想法,以全新的角度,审视这些想法。
最后,我们会在正念练习中找到与情绪共处的接纳态度,在 ACT 的书写练习中,看到更多行动可能性。
是的,在自助练习的部分,我们会教你两个工具,正念和书写。
他们共同元素,都是「专注」、「觉察」与「接纳」。这些原则事实上不独属于任何心理学流派,而是心理学所致力于倡导和培育的底层能力。
在所有心理学实践中,这两个工具是最标准化和最适合自助进行的,它们适合所有人。既能提升心理健康基础水平,也能预防和减少情绪问题复发。
如果有一个叫做「心理健身房」的地方,那正念和书写就是里面最重要和最常规的训练器材。
你可能在其他地方见过一些正念冥想的引导音频,或者在心理自助工具书里见过认知记录的模板,但作为专业心理学干预工具的设计者,我深知,一个好的行动计划,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员主导的,系统化和体系化的科学设计。
在历经近一年的内测迭代后,现在参与者坚持率与改善率均超过 80% 。
对每个参与的行动者,我们准备了一套专业的心理评估量表,包括焦虑、抑郁、压力、睡眠等心理困扰症状,以及幸福感,好奇心,自我关怀能力,情绪识别和表达能力,心理韧性等积极心理特质。
通过参与行动前后两次测试,你会获得长达 4000 字「心理状态解读」,直观看到行动营带来的成长变化。
这种成长,如果用一句话总结,就是「在生活惯性中,停下来,想一想,再行动的能力。」
你会发现,自己情绪压力缓解,幸福感增加,都是这种能力提升后,自然收获的美好的副产品。
最后,我想分享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这段话:
主动停下来,探索自己的内心,是属于勇敢者的行动。我在行动营里等你。